中国东晋僧人慧远阐述因果报应思想的论文。当时一些学者怀疑善恶无现报,论文对此作了回答,强调报应非限于现报,因而题名为《三报论》。论文说:“业有三报:一曰现报,二曰生报,三曰后报。”“业”,指人的行为、讲话和思想活动。业有三种性质:善、恶和无记。无记指非善非恶。人们据作业的不同性质而相应地得到不同的报应。所谓现报,就是今生作业,今生便受报应;生报是今生作业,下一世受报应;后报是今生作业,经二生三生、百生千生而受报应。报应之所以有先后,是由于受报应要通过人心,而心要对事物有所感受才有反应活动,感应有快慢,所以报应有先后。慧远针对时人根据“积善而秧集”、“凶邪而致庆”的事实提出的质问,强调“此皆现业未就,而前行始应”。善人受祸,恶人受福,是他们前世行为所得的报应,今世行为所受的报应还没有显现出来。这个重要观点,把报应前推后移,使人们无从在现世验证,从而在理论上得以自圆其说,巧妙地“解决”了长期以来的争论,影响甚大。时人怀疑佛教因果报应说,多以儒家典籍为据,慧远为此还特意指出“世典以一生为限,不明其外”。与《三报论》密切相关,慧远还为答东晋重臣太尉桓玄怀疑因果报应而作《明报应论》,阐发了因果报应的根源。慧远的因果报应学说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人生哲学,是肯定灵魂不灭和将因果律神秘化的必然结果。
慧远大师 - 三报论 大安法师讲记 共5讲
慧远大师 - 三报论 1讲
慧远大师 - 三报论 2讲
慧远大师 - 三报论 3讲
慧远大师 - 三报论 4讲
慧远大师 - 三报论 5讲(完)
大安法师,净宗祖庭——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、住持、《净土》杂志主编、净宗研究生班导师。
大安法师宿具善根福德因缘,早年现身于大学执教之际,即深信正法,钻研净土;以解导行,由行升解,解行精进,感应道交。 法师深探教海,专笃净土宗。早年先有《净宗法语大观》之著,甚得僧俗大众欢喜顶戴;复应中国佛学院教学之需,在净土宗教学基础上,于1998年撰述成就《净土宗教程》,为中国佛学院净土宗学科教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。
大安法师相关开示推荐(点击以下文字即可前往)
观经四帖疏·玄义分 | 观经四帖疏·九品往生章 | 佛说阿弥陀经 |
龙舒净土文 | 往生论注 | 佛说无量寿经 |
净土百问 | 普贤菩萨行愿品 |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|
净土十疑论 | 念佛法门的原理和方法 | 劝发菩提心文 |
净土资粮信愿行 | 大安法师大学演讲系列 | 净土宗教程 |
继续阅读
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一时风平浪静
佛